|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由主题纪念园区、专题人物纪念馆、历史遗址三部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陵园占地近20万平方米。主题纪念园区有纪念瞻仰区、龙华碑苑、纪念雕塑、烈士墓区等景点。纪念瞻仰区主要由纪念碑和纪念广场构成,是陵园纪念和广场文化活动中心。龙华碑苑由镌刻先烈诗文的碑石、碑亭、... 渔阳里的红色景点共有两幢小楼,因建成年代不同,分别为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及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这两处看似寻常的石库门建筑,却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初期活动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创造了党史上的诸多“第一”。今年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建100周年,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于2000年年初建成,2000年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上海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城市、人、环境、发展”为展示的主题,向上海人民乃至世人展示了上海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成就,让市民知晓城市规划,参与城市规划,架起了市政府与市民间的沟通桥梁。经过七年的努力,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成为了上海市文明单位、国家AAAA旅游景点、全国(及...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上海地志类博物馆筹建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于1953年开始筹备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由文献博物馆科编写地志提纲,并开展全市文物资料的采访征集。1954年11月,上海市正式成立“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1956年,筹备处借用虎丘路前亚洲文会部分会址着手地志博物馆筹建,按总体设计,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1930年3月2日,在上海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中华艺术大学宣告成立。它在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培育进步文艺队伍,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粉碎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1980年8月,左...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成立于1921年8月11日,至1925年5月1日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后完成其历史使命。陈列馆原位于成都北路899号,1993年,由于成都路高架工程建设,旧址陈列馆被拆除。1999年9月29日,在成都北路893弄重建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对社会开放,同年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劳动组合... 沪西是上海最早建立近代工业、产业工人最集中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沪西革命史是近代上海革命历史的缩影。从1919年沪西工人阶级率先登上政治舞台,到1949年上海解放,无数优秀儿女在沪西这块土地上演绎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壮史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胸怀崇高理想,迎战火、冒斧钺、抛头颅、洒热血,内抗暴政,外御强敌,熔炼了信念坚定、百折不挠、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团结战斗、纪律严明... 刘长胜故居是上海工人运动和地下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刘长胜同志1946年至1949年的居住地,也是中共上海局秘密机关旧址之一。1992年6月,刘长胜故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纪念地。静安寺地区旧城改造期间,静安区对该建筑进行平移保护,并建立陈列馆,200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5周年纪念日正式对社会开放。2005年3月,被列为上海红色旅游基地。2006年8月2日,被中共静安区委宣传部、区文... 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纪念馆)展厅面积670余平方米,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丰碑、党史辉煌”,主要陈列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后,中央局机关由广州迁址闸北“三曾里”办公史料;分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记忆、红色闸北”,主要陈列中国共产党在闸北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的“红色闸北”史料。展出历史资料500多张(份),复制件90余件,动态场景再现、场景缩微模型、电子翻书、动态地图、电子手掌投影等表现手段运...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设立于1946年6月,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南京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由于国民党的限制,办事处对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简称周公馆。办事处设立后,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会见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并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阐述我党对和平民主的一贯主张,揭露国民党政府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周恩来、董必武等在周公馆进行的革命活动和斗争扩... |